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团队风采展示之二---王之宇
项目名称:《玻璃基高性能透水砖——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新型路面铺装材料》
项目简介:该项目由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工程1901班学生高震钰负责、教师王之宇指导,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高教主赛道国家级铜奖、省级复赛金奖。
指导教师王之宇: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们的项目取得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的好成绩。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学校精心组织的期待,也是团队成员全力奋战、同事相互帮助和鼓励的结果。
从组织校赛开始,校领导多次到备赛训练营看望鼓励各参赛团队,同时联系校内外专家对各项目开展多达30余次的线上线下辅导活动,教务处安排专职老师自始至终陪伴着所有参赛队伍。在学校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项目的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学生和老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前期这些打磨过程为最终能在高手如林的省赛中脱颖而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开展这个项目有两个初衷:一是为废弃玻璃、尾矿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提供有效途径,二是解决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痛点问题。因此我们有了用废玻璃和尾矿来制备透水砖的想法,并且很快付诸行动。我们先行设计用废弃啤酒瓶来做透水砖的初步方案,开始进行初步探索。经过几轮实验验证,发现利用废玻璃或尾矿做透水砖完全可行,而且产品在性能和外观上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前期的实验结果给我们带来了信心,也为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打下了基础。经过团队两年多的实验研究,最终得到了现在所看到的玻璃透水砖产品。
因为玻璃透水砖是种新型材料,可以供参考的技术和文献很少,所以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模具的选择、烧结温度的控制、染色工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是不断实验,不断分析,不断改进。在摸索过程中团队对同类产品做了广泛调研,请教了很多行业专家,吸取到一些成熟的经验,这些努力都为我们研发改进技术带来了很大帮助。
第七届“互联网+”大赛已经尘埃落定,回望这段历程仍深有感触——赛前的紧张、忙碌和困惑,赛后的释然、喜悦还有反思,每个瞬间都是难忘的经历,每次成功或失败都是一笔精神财富。最让我欣慰的是,学生们通过这次比赛有机会与全国顶尖高校学生同台竞技,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不仅建立了团队友情,也激发出创业热情,学习、成长了很多,这是他们最大的收获,也是赛事真正意义的所在。
项目成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02班 秦佳翔:
大一的我,能顺利参加“互联网+” 比赛,不得不说这是大学阶段最值得回忆的经历之一了。
我是最后一名加入团队的成员,毫无参赛经验的我有些不知所措。在导师和学长的鼓励与帮助下,我突破心里的障碍,变得越来越自信,导师最终决定让我作主讲人来讲解介绍我们的项目。
对于比赛内容并不熟悉的开始阶段,我疯狂地在网上寻找类似的发言稿,希望尽快提高自己的语言逻辑和表达能力。参加第一轮专家培训时,专家对我们的项目进行精准点评,给了我们好些非常实用的建议,使项目更富有逻辑性和真实性。随之而来的路演,在看到其他学长学姐自信从容地讲解时,我明白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接下来,我便加快对项目PPT研究的节奏,从大体框架的逻辑合理性分析,到逐字逐句琢磨是否恰当合适。
在经过专家的多次指导和演练打磨之后,我们终于踏上了出发去西安比赛的行程。因为疫情的影响,出现比赛时间延后、线下答辩临时改为线上进行等突发状况,团队在每次调整变化中尽量保持冷静的心态,紧紧抓住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再次进行深入研究。遗憾的是路演结束之后,专家答辩环节所提的问题与我准备的几乎完全不同,这一环节让我们的项目扣了分。虽然最后的总成绩还算不错,但这个过程也给了我深刻的经验教训,尤其提醒我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亟需进一步提高。